【返乡实践五】战疫情忙春耕,不负农时不负春——记返家乡实践故事及疫情所感

作者:庞业伟发布时间:2020-06-10浏览次数:493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当前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时期,也是春耕生产的重要时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既是大战,也是大考。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也要抓好春耕生产,做到生产防疫“两手抓”“两不误”,奏响复工复产春耕牧歌。

 

小麦收割喜盈盈拍摄于长丰县朱巷镇

虽此时全国人民奋战在新冠肺炎防疫战中,但是作为当代的学生,我还是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兴农倡导,投身于农耕准备中。我来自于农村,深知土地对农民的作用,对国家的重要性。就春耕备耕,直接关系农民一年来的丰产丰收。抓住因疫情暂不能远出务工的劳动力在家的情况,动员他们一起互帮互助,科学有序做好春耕备耕各项生产工作。

我的家乡安徽省长丰县朱巷镇,以种植小麦、水稻为主,疫情期间,家乡的农作日期推迟。在与乡亲们商量下,抗疫与春耕并行,再坚持疫情防控的的同时,继续农业春耕作业。正值小麦收割季节,全面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秆还田、深松整地等农机化新技术应用面积不断扩大,农机标准化作业程度进一步提高。集收获、耕整、播种于一体的机械化复式作业应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农业抢收抢种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进一步增强。农业机械化不仅让农民告别了延续千年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状态、让农民过上了好日子,更是我国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的根基。


 

麦茬粉碎肥田地拍摄于长丰县朱巷镇

 

耕田开沟作业拍摄于长丰县朱巷镇

我家所在的朱巷镇羊荒村,耕地少,粮食产量低、技术支撑程度弱。为帮助农民解决技术方面的问题,能够及时了解新品种,掌握新技术,我就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的作用,主动开展远程教育科技备耕活动。为使春耕生产科技培训具有针对性,取得实际效果,我向村上党员干部群众申请召开了座谈会,广泛征求了大家的意见,给他们讲解新技术和市场信息方面的知识。我就利用村级远程教育接收站点,为他们讲解现代化的科学种植技术,播放远程教育的有关春耕的内容,村民有不懂的地方及时反复播放及讲解,重要知识让他们记录下来,他们还可以给其他村民讲解。还组织村民观看有关备春耕生产政策理论节目和专题片,将有关涉农法律法规和农业补贴、农机补贴等惠民政策及时宣传公布,提高村民搞好春耕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疫情防控与春耕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多措并举,切实做到防疫、春耕“两不误”,科学抗疫情、保春耕、惠民生,在大考中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齐心协力起秧苗拍摄于长丰县朱巷镇

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确立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当前,要在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全力组织春耕生产,确保不误农时,保障夏粮丰收。我还制作了简单易懂的宣传资料,发放给群众。宣传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因地制宜法、化肥真假与种子优劣的识别方法等知识,送科技进家庭,帮助农户解决春耕备耕中遇到的技术困难。

 

亲身体会插秧过程拍摄于长丰县朱巷镇

每每到春耕时节,便会激起我心中久久不能释怀的问题,这也是许多中国村落普遍存在的问题:村中的年轻人迫于生活压力纷纷外出务工,导致村中没有足够质量的劳动力发展一项支撑产业,近几年扶贫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村内依然难以维持一个经济组织长年的正常运作。在此我想呼吁和自己一样学有所成的莘莘学子,回归农村,反哺家乡,提高当地劳动力、生产、经济运行水平,更好的改善人民基本生活条件,让有限的土地和设备发挥无限的动力。防疫不误农时,人勤不负春光。在田间参与农事实践,活用所学知识,亲自播种,感悟“强农兴农”的时代责任与担当。此次实践春耕中,与村民交流,有真切地感受和体验,我相信,通过农民的勤劳勇敢地奋斗和积极主动地实干,中国农业的未来一定是欣欣向荣的,而我会坚定地在这片田间一直走下去,在“强农兴农”的路上一直奋斗下去。(通讯员:侯晓珊,综稿人:奚昕


终审人:侯晓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