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简介
区域发展与地方治理科技创新团队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通过积极主动对接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承接服务需求,主要开展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规划编制、第三方绩效评估、管理咨询培训、社会调查等社会服务工作,推动产学研深入合作及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培育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团队,搭建校内外产学研用合作实践育人平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区域发展与地方治理科技创新团队现有成员13人,其中高级职称成员6人,5人具有博士学历,均致力于经管类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基础良好,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团队近3年主持完成科研课题50余项,课题到账经费500余万元,研究内容包含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编制、绩效评估等方向。发表论文100余篇,研究成果被各级部门采纳20余次。在规划编制、第三方评估等方面获得委托部门的充分认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及研究基础。
优势技术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效率测评技术
探究区域经济测评指标和方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测评体系,科学、合理地评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率,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评估不同城市的发展水平、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揭示城市经济结构、资源利用和环境承载压力的差异,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城市公交规划与服务水平评价技术
根据城市发展现状和居民出行需求科学合理规划公共交通,建立科学严谨的模型准确评价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促进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和城市交通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水平再上一层楼,全面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出行需要、与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相匹配的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再上新台阶。
企业运营现状调查与分析技术
挖掘企业需求,开展企业运营现状调查与分析,撰写咨询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发展新形势、新情况做出恰当评判,制定应对形势和化解问题的方案。此外,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难点,对接各类从业教育培训需求,提升相关技术人才综合素质,优化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
依托平台
区域发展和社会治理科研平台
区域发展和社会治理是社会和政治的热点话题,开展第三方评估对提高相关部门的决策水平,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滁州学院区域发展与地方治理研究平台组建了以校内外教授、博士及专业骨干教师为主体的科研团队,积极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凝练了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规划编制、第三方绩效评估、管理咨询培训、社会调查等重点研究方向。
平台通过积极对接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需求,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创新相关评估及研究工作模式和机制,加强政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关,解决政府及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政府管理能力和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此外,在合作中通过共同的研发、技术转移和人才培养,使学校更好的参与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将校企优势资源和数据的有效衔接,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科研反哺教学,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团队和人才培养平台建设,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实践和创新项目,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服务方向与领域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领域
重点围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导向,大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推动农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促进新型先进生产要素向农业领域、农村地区流动汇聚,提升赋能“三农”实效。
第三方绩效评估领域
开展规划评估,对发展新形势、新情况做出恰当评判,为规划期内规划的顺利实施和可能修改调整及后期推进等情况提供重要客观依据和决策参考的信息。重点开展各类总规及专项规划的中期评估、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评估、服务满意度调查等,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通过评估工作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领域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依托专业团队编制各类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把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明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展研究,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把各种优势资源规划在生态最适宜、生产技术水平最先进、交通最便利、市场最开放、经济最活跃的区域,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可转化成果
可转化成果一览表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简介 | 应用前景 |
1 | 创新驱动下安徽县域城市“双招双引”成效评价、现实困境及实现机制研究 | 评价安徽县域城市“双招双引”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驱动的实现路径。 | 为地方政府双招双引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
2 | 安徽自贸区设立的贸易经济效益评价及完善对策研究 | 评价安徽自贸区设立的经济效益,提出完善对策建议。 | 为安徽自贸区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
3 | “双碳”目标对安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 解析“双碳”目标对安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 为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
4 | “双碳”背景下安徽城市常规公交服务效能提升研究 | 开展安徽城市公交服务效能评价模型,并提出效能提升路径。 | 为安徽城市常规公交运营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
5 | 安徽县域发展能级:效果测评、困境突破与提升路径 | 对安徽县域发展能级的效果进行测评,分析发展困境,并提出路径。 | 为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提供参考 |
6 | 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特色农产品推广研究 | 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特色农产的发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广的路径。 | 为安徽特色农产品的推广提供思路借鉴 |
7 | 江淮分水岭地区农业包容性绿色增长的路径选择 | 分析江淮分水岭地区的农业绿色增长的实现路径。 | 为江淮分水岭特色农产品的增长提供思路启迪 |
2016-2018年安徽省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
2016-2018年,团队承担了安徽省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工作,共计评估了五河县、固镇县、怀远县、六安市金安区、庐江县、泾县、肥东县、含山县、南陵县等9个县区,参与的教师147人次、学生1256人次。通过对各县(市、区)贫困村出列和贫困户脱贫情况进行现场调查、核实,根据现场调查数据资料进行监测评估,包括到村到户帮扶项目实施情况及成效,到村到户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及效益,贫困人口识别情况,贫困户帮扶措施及落实情况,贫困户收支及“两不愁、三保障”情况,群众对帮扶工作的满意度等。
2019-2021年定远县农村低保户第三方核查
2019-2021年,团队承担了定远县农村低保户第三方核查工作。核查工作主要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9 号)、《安徽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68 号)和《安徽省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皖民社救字〔2016〕185 号)等政策,核查救助对象的符合性和救助工作的准确性,让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要求的救助对象退出救助体系,针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的收入、财产和人员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补差标准,从而实现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达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救助目的。
滁州市“公共交通”政府目标绩效第三方考核
根据滁州市公交服务质量考核办法,开展公交服务质量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加强对公共交通运营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推动公交行业监管机制建设,督促企业以乘客需求为导向,整改相关问题,优化乘车环境,提升服务质量,规范公交企业经营行为,提高公交运营服务水平,为市民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公交服务,进一步提升市民出行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助力滁州市经济社会发展。
2022年安徽公众气象满意度调查
2022年,团队承担了安徽公众气象满意度调查工作,全省线上线下问卷共计发放 6000余 份,调查范围覆盖安徽省 16 个地市。项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目标,根据《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发〔2022〕11号)《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皖交运〔2016〕163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的意见》(皖政办〔2020〕7号)等文件的相关规定,通过电话访谈、实地走访等考核方法,调查以针对性、准确性、时效性、便易性为原则,对安徽省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价,计算得出全省各市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出具满意度调查报告。调研报告为气象部门深入了解公众用户的满意度及相关需求情况,为气象部门工作改进和提升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