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区域发展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

作者:发布时间:2025-06-17浏览次数:145

  • 中心简介

滁州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一直秉承服务地方的宗旨。为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构建“政--企”联动的科研转化机制,学校于2024年整合优势资源成立“区域发展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通过搭建跨学科研究平台,推动科研反哺教学实践,培育应用型人才,实现智力赋能与人才培养的双向促进,持续提升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能级。

中心现有成员13人,其中高级职称成员6人,5人具有博士学历,均致力于经管类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基础良好,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中心3年主持完成科研课题70余项,课题到账经费700余万元,研究内容包含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编制、第三方服务质量考核、绩效评估等方向。发表论文100余篇,研究成果被各级部门采纳20余次。在规划编制、第三方评估等方面获得委托部门的充分认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及研究基础。

  • 优势技术

  •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效率测评技术

探究区域经济测评指标和方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测评体系,科学、合理地评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率,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评估不同城市的发展水平、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揭示城市经济结构、资源利用和环境承载压力的差异,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 城市公交规划与服务水平评价技术

根据城市发展现状和居民出行需求科学合理规划公共交通,建立科学严谨的模型准确评价公共交通服务水平,重点开展各类总规及专项规划的中期评估、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评估、服务满意度调查等,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促进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和城市交通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水平再上一层楼,全面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出行需要、与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相匹配的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再上新台阶。

  • 企业运营现状调查与分析技术

挖掘企业需求,开展企业运营现状调查与分析,撰写咨询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发展新形势、新情况做出恰当评判,制定应对形势和化解问题的方案。此外,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难点,对接各类从业教育培训需求,提升相关技术人才综合素质,优化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

  • 服务方向与领域

  •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领域

重点围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导向,大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推动农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促进新型先进生产要素向农业领域、农村地区流动汇聚,提升赋能“三农”实效。

  • 第三方绩效评估领域

开展规划评估,对发展新形势、新情况做出恰当评判,为规划期内规划的顺利实施和可能修改调整及后期推进等情况提供重要客观依据和决策参考的信息。重点开展各类总规及专项规划的中期评估、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评估、服务满意度调查等,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通过评估工作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 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领域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依托专业中心编制各类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把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明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展研究,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把各种优势资源规划在生态最适宜、生产技术水平最先进、交通最便利、市场最开放、经济最活跃的区域,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典型案例

  • 2019-2021年定远县农村低保户第三方核查

2019-2021年,中心承担了定远县农村低保户第三方核查工作。核查工作主要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9号)、《安徽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68号)和《安徽省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皖民社救字〔2016185号)等政策,核查救助对象的符合性和救助工作的准确性,让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要求的救助对象退出救助体系,针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的收入、财产和人员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补差标准,从而实现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达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救助目的。


  • 2021-2025滁州市芜湖市“公共交通”政府目标绩效第三方考核

根据滁州市包括天长市、来安县、定远县、全椒县、凤阳县等市县域和芜湖市公交服务质量考核办法,开展公交服务质量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加强对公共交通运营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推动公交行业监管机制建设,督促企业以乘客需求为导向,整改相关问题,优化乘车环境,提升服务质量,规范公交企业经营行为,提高公交运营服务水平,为市民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公交服务,进一步提升市民出行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助力滁州市和芜湖市公共服务及经济社会发展。


  • 2022年安徽公众气象满意度调查

2022年,中心承担了安徽公众气象满意度调查工作,全省线上线下问卷共计发放6000余 份,调查范围覆盖安徽省16个地市。项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目标,根据《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发〔202211号)《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皖交运〔2016163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的意见》(皖政办〔20207号)等文件的相关规定,通过电话访谈、实地走访等考核方法,调查以针对性、准确性、时效性、便易性为原则,对安徽省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价,计算得出全省各市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出具满意度调查报告。调研报告为气象部门深入了解公众用户的满意度及相关需求情况,为气象部门工作改进和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 2023安徽省滁河防洪治理工程建设征地实物调查

2023年中心承担并园满完成安徽省滁河防洪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建设征地实物调查及移民规划调查项目,该项目由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牵头,经济与管理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体育学院四个学院28名师生会同项目主办单位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完成,项目从202211月开始,历时4个多月,项目内容包括实地勘测、入户调查、数据整理、报告撰写等,其中实地勘测调查阶段约2个月。

安徽省滁河防洪治理工程是安徽省“十四五”重点水利工程,工程涉及河道整治工程、堤防及蓄滞洪区工程、水工建筑物工程和桥梁工程等,涉及3个地市、7个县(市、区)24个乡(镇、街道)85个村(社区)1000余户居民,工程涉及面广、涉及人口众多、项目内容复杂。本次中心承接的除河防洪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建设征地实物调查及移民规划调查项目是安徽省滁河防洪治理工程的前期核心工作,本项目调查成果对安徽省滁河防洪治理工程顺利推进有着重要影响。

  • 2024年滁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与滁州学院合作协议

2024年滁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与滁州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就合作项目进行深入地探讨,在科技参观、科技研学、主题教育、志愿服务、课程研发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双方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共同助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实现科普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与滁州学院签约合作,进一步扩大了双方合作服务范围,有助于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为培养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通讯员:韦凤琴;初审:汪桥;终审人:胡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