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经管学院“青衿致远”明光市古沛镇第三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持续推进

作者:刘海静、云霄英发布时间:2025-07-28浏览次数:11

7月14日,经济与管理学院“青衿致远”支教团小分队批次志愿者,前往明光市古沛镇持续开展“团聚青春·筑梦童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周活动围绕“传习非遗文化、护航安全成长、助力学业未来”三方面进行支教,通过系统性课程设计与沉浸式互动体验,为当地乡村儿童提供了丰富的暑期学习成长平台。

筑牢安全防线,护航健康成长

安全宣讲活动中,实践队员为一至五年级的孩子们开设防溺水、防拐骗、交通安全等一系列校园安全教育课程,从孩子日常生活出发,普及安全知识,保障孩子安全成长。其中,在“文明交通,安全出行”课堂中,借助科普视频,实践队员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带领孩子们学习交通法规与交通图标,并以选择题形式开展抢答活动,孩子们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在问答与思考中深化孩子们对交通知识的学习。接着,孩子们拿起画笔,在纸上绘制交通安全宣传卡片,提升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弘扬非遗传承,培育文化自信

传承始于了解,热爱源于体验。实践队员带领孩子们亲身参与到扎染这项古老而充满生命力的传统手工艺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当孩子们专注地设计图案、捆扎布料、期待染色的惊喜时,他们不仅仅是在创造一件独一无二的作品,更是在与千年的文化智慧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学习扎染,让抽象的“传统文化”概念变得可触、可感、可创造,使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自然而然地领悟其价值,将“守护与传承”内化为一份属于新时代少年的文化自觉与责任担当,让守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如染液般深深沁入心田。

创新双语教学,夯实学业基础

  为夯实汉语根基,拓展国际视野,助力孩子们的学业未来,实践团队展开特色双语教学。实践队员根据年级分层教学:低年级学生专注音标基础,打好语言根基;高年级学生进行英语话剧表演,在情景中学习单词,感受语法。在一至二年级课堂中,通过模仿小动物动作或声音,实践队员生动传神地引导孩子们正确发音。在三至五年级的“拔萝卜”情景话剧表演中,实践队员结合孩子们的英语基础与性格特点,精心设计台词与动作,并展开一对一分批教学,课堂里充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活动结束时,家长们表示,支教活动的课程内容丰富,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学习知识,增进本领。古沛镇中心小学校长表示,一系列的支教课程,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储备,更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让孩子们的梦想在未来广阔的海面上扬帆起航。

通讯员:;初审:;终审人:张悦